策略模式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种常见设计模式,它主要用于解决在运行时根据不同条件选择算法的问题,这种模式的主要思想是将一系列算法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在运行时互换,这样,我们可以在运行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而无需改变客户端代码。
策略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1、抽象策略类(Strategy):这是一个公共的接口,定义了一组用于执行算法的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实现。
2、具体策略类(ConcreteStrategy):这是实现了抽象策略类的子类,每个子类都实现了抽象策略类中的所有方法,每个具体策略类代表了一种特定的算法。
3、环境类(Context):这是使用策略对象的类,它有一个私有成员变量,用于存储一个具体策略对象的引用,它还有一个方法,用于设置具体策略对象的引用。
策略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供了一种管理算法族的方法,策略类的等级结构定义了一个算法或行为族,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公共的代码移到父类里面,从而避免代码重复。
2、提供了一种可以替换继承关系的办法,如果不使用策略模式,那么使用算法时只能选择继承关系,利用策略模式,可以选择多种算法。
3、提供了一种封装机制,策略类的封装特性使得它可以独立于应用程序的其他部分而变化。
策略模式也有一些缺点:
1、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每一个策略算法的区别,以便做出最佳选择。
2、产生很多的策略类,有时,系统中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策略,这就需要增加很多的具体策略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在实际开发中,策略模式通常用于以下情况:
1、当需要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时。
2、当一个类的行为或其算法应该在运行时更改时。
3、当需要一个算法的不同变体时。
4、当多个类之间存在大量类似的行为时,可以使用策略模式将这些行为转移到一个类中,从而减少系统的复杂性。
策略模式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我们也需要注意策略模式的缺点,合理地使用和选择策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