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作为接口和目标对象实际功能提供者的代理类。代理模式可以用于保护目标对象,增强安全性,简化复杂性,实现懒加载,记录系统信息等应用场景。
代理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在访问实际对象之前或之后执行一些额外的操作,或者我们需要控制对实际对象的访问,这就是代理模式发挥作用的地方。
代理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创建一个代理对象,这个代理对象包含有对实际对象的引用,当我们通过代理对象来调用方法时,代理对象可以在调用实际对象的方法之前或之后执行一些额外的操作,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改变实际对象的情况下,增加或修改其行为。
代理模式有两种类型: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静态代理是在编译时就确定代理关系,而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才确定代理关系,动态代理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不修改原始类的情况下,增强其功能。
代理模式的实现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角色:
1、抽象主题(Subject):这是定义了真实主题和代理主题的共同接口的类或接口,任何需要代理的对象都应该实现这个接口。
2、真实主题(RealSubject):这是实现了抽象主题的具体类,它定义了真实主题所要实现的业务逻辑。
3、代理主题(Proxy):这是实现了抽象主题的类,它包含一个对真实主题的引用,并拦截对真实主题的所有请求,以便在调用真实主题的方法之前或之后执行一些额外的操作。
代理模式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1、远程代理:为一个对象在不同的地址空间提供局部代表,这样可以隐藏一个对象存在于不同地址空间的事实。
2、虚拟代理:根据需要创建开销很大的对象,通过它来存放实例化需要很长时间的真实对象。
3、安全代理:用来控制真实对象访问时的权限。
4、智能指引:当调用真实的对象时,代理处理另外一些事情,如计算真实对象的引用次数,这样当该对象没有引用时,可以自动释放它。
5、延迟加载:当客户端请求一个对象时,先提供一个临时的代理对象,等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创建真实的对象。
6、缓存:为消耗大量资源的对象提供缓存,暂存它的实例,在需要时提供。
代理模式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对对象的访问,同时也可以增加或修改对象的行为,代理模式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它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如果代理对象和真实对象有太多的交互,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在使用代理模式时,我们需要权衡其优点和缺点,以确保我们的设计是最优的。